中文名 桑黃多糖
學 名 鮑氏層孔菌
別 稱 火木層孔菌
英文名 Mulberry huang polysaccharide
外觀:棕黃色粉末
包裝:25kg桶
含量:菌絲體50%
簡介
桑黃,學名鮑氏層孔菌,又稱火木層孔菌、桑耳、桑哦、桑臣等。寄生原始森林桑樹之上,隸屬擔子菌亞門。桑樹桑黃是指寄生于桑樹之上的尤地木層孔菌。多年生,木質,耳形或馬蹄形。顏色鮮黃是其一大特點。由于" 桑黃"一詞源于中國,國外學者認定,唯桑樹上的,才是*桑黃。野生桑黃是近幾年來開發的提高免疫力的藥用真菌。
藥理作用
桑黃多糖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制癌細胞,而且還具有其它的食療作用。關于其效用,整理敘述如下:
1. 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及轉移。
2. 并用抗癌劑,能夠增強抗癌效果,同時減輕抗癌劑的副作用。
3. 緩和疼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及疲勞倦怠等癌癥*的癥狀,提高生活品質(QOL)。
4. 可以防癌,避免癌癥復發。
5. 能夠預防及改善免疫力減退引起的感染癥等各種疾病。
6. 有很好的護肝作用,可用于防治肝硬化、肝腹水。
中醫認為桑黃性甘、平、味苦、味辛.歸肝、膀胱經。在古代就有“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樹上的黃色疙瘩(桑黃),死人也可復活”的傳說,民間把它作力一種治療肝病、癌癥的絕藥。本品辛行甘和,入血分以化瘀,瘀血循經而行出血止,有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療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閉經、脾虛泄瀉等。中國《中藥大辭典》也有它的藥用記載。近年來,日本、韓國相繼對其進行開發,它是目前*的生物抗癌領域中藥效非常好的藥用真菌。
桑黃是東方人(尤其是中國、韓國和日本等)的傳統中藥,在民間通常用來治療:胃痛、胃腸紊亂、淋巴腺炎癥、肝腹水、胸水、癌癥以及強身健體、防止各種疾病。直到近幾十年,這些藥理作用才漸漸得到科學的解釋,有刺激體液免疫調節和細胞免疫調節活性,因而釋放出很多的免疫刺激產物。另外在桑黃抗炎癥作用方面,該提取物還具有鎮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