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國家標準計劃《光伏組件清潔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3年6月26日。主要起草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
本文件規定了光伏組件清潔機器人(以下簡稱清潔機器人)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本文件適用于無冰凍條件下專用于光伏組件積塵、污垢、鳥糞等清潔的清潔機器人。
工信部、能源局等六部委發布的《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指出“以提升光伏系統效率、降低運維成本為導向,支持開發光伏電站系統智能
清洗機器人等產品”。
另外根據國家發改能源研究所的報告,從2010-2020年光伏組件單晶硅電池效率從17.5%提升到24%,平均每年提升約0.59%,從光伏組件源頭去提升效率已經發展到瓶頸期;光伏電站由于灰塵、積垢、工業粉塵污染、積雪、鳥糞等覆蓋,以及由此引起的熱斑現象,平均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8%。
作為光伏電站提升發電量的最優方案的光伏組件清潔機器人,推廣應用的市場潛力不可估量,但是市場上的光伏清洗機器人產品的整體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各家各表,處于無序狀態,用戶無所適從。因此,當前開展光伏組件清潔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的國家標準的研制正當其時。
技術要求主要包括使用環境條件、外觀質量、結構要求、性能指標、控制系統、安全要求等。主要鑒于國內幅員遼闊的地理特點,對安裝環境與使用環境進行了區別,以適應特殊環境的安裝與使用,保證機器人的正常運行,減少故障率,確保機器人清潔效率和可靠性,從而提升用戶發電量的要求。
相對光伏電站建設投資,光伏組件清洗機器人只需投入三分之一的資金,在不占用任何資源的情況下,即可達到投資電站相同的收益。從安全性上,提高光伏組件清潔機器人本質安全和作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風險。從可靠性上,提高機器人的可靠性,保證系統可靠運行,降低了故障率。從清潔效果上,提出了積塵遮擋損失率的關鍵技術指標,提高清潔效果。從節能提效上,在產品適用范圍上提升了運行位差、清洗寬度等關鍵指標的技術要求,有效提升光伏電站發電效能。從產品質量水平上,在智能控制方面明確了通信方式、數據傳輸、故障自診斷、狀態自調整等要求。從產業推動上,通過標準整合企業力量,為產品和技術進步提供基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