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由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批準立項的《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現已完成標準的征求意見稿。根據《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水環境污染源溯源是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節點,加強和規范污染源溯源監督管理,落實污染源溯源主體責任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對于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關于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 技術規范沒有標準進行規定,相關標準有《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但標準發適用范圍較廣,部分指標要求過低或沒有要求,比如:該標準中沒有熒光光譜測定范圍、基本要求和水質理化指標檢測等指標的要求,且對于、監測點位布設的要求較低,不能滿足目前高端市場對于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 技術規范的要求。
目前,國際上關于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 技術規范沒有標準進行規定。目前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 技術規范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發展前景廣闊。所以制訂并發布一套《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 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樹立行業標桿標準,促進浙江省內優勢產業健康發展,規范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行業是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件規定了基于三維熒光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源深度溯源技術規范的術語和定義、技術原理和測定范圍、基本要求、溯源流程監測點位布設、樣品采集和保存、水質熒光指紋污染溯源分析和質量控制等。
本文件適用于基于三維熒光技術,對現有水環境污染開展深度溯源工作服務的技術規范。
1. “1 范圍”:與《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相比,標準的適用范圍修改為“本文件適用于基于三維熒光技術,對現有水環境污染開展深度溯源工作服務的技術規范。”;
2. “2 規范性引用文件”:根據標準中引用到的標準情況進行編寫;
3. “3 術語和定義”:引用了《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中規定的術語和定義,并新增了“入河排污口、水質溯源儀和污染溯源”的術語和定義;
4. “4 技術原理和測定范圍”:引用了《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中規定的技術原理,又增添了“測定范圍”內容;
5. “5 技術要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要求,新增了“人員和設備的要求”;
6. “6 溯源流程”:引用了《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內容的規定,并針對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的產品特點對標準的內容進行了調整;
7. “7 監測點位布設”:引用了《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中規定的檢測點位布設并新增了“污水網管和雨水網管”的監測點位布設;
8. “8 樣品采集和保存”:與《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中規定內容保持一致;
9. “9 水質熒光指紋污染溯源分析”:與《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相比,新增了“水質理化指標檢測”的溯源分析項目,其他內容基本保持一致;
10. “10 質量控制”:與《基于水質熒光指紋的污染溯源監測技術指南》中規定內容保持一致。
本文件適用于基于三維熒光技術,對現有水環境污染開展深度溯源工作服務的技術規范。(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