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現實中的機器人總是以“鋼筋鐵骨”示人,骨骼外露的形象雖然讓人感覺機械感十足,但卻與人們理想中的機器人樣子相去甚遠。鑒于此,本世紀以來人們開始關注對更具彈性、可塑性和安全性產品的打造,以實現機器人剛柔并濟的協調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軟體機器人日漸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
相比于剛性機器人,軟體機器人具備多種優勢。其不僅能夠完成爬陡坡、鉆狹小空間等多種特殊任務,而且還能以“四兩撥千斤”的功力移動遠大于自身的物體。柔性化、靈活性外加強大的環境適應性與人體親和度,讓其在醫療、探測、工業等領域都能擁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因此,相關科學工作者在研發軟體機器人,使其更加靈敏。
據外媒報道,受到popper玩具的啟發,它按下去之后則會跳起來。近日,它給了科研人員靈感,借其打造出一種能有朝一日讓軟體機器人跨越崎嶇地形的致動器。據了解,這個由哈佛大學開發的致動器由兩個上下顛倒的碗狀聚合物軟帽組成。
其中,大一點的在上面,小一點的在里面,在這兩個軟帽之間則有一個小小的氣隙。
當不需要的時候,致動器只是平躺在地面上。然而當需要一個跳躍時,一個集成的軟管會被用來向兩個軟帽之間的氣隙泵入空氣,由此產生的壓力積聚從而使得更大的軟帽向上膨脹。
但與此同時,較小的軟帽會向下壓并膨脹,此時,凹面向凸面快速釋放能量。這一過程被稱為殼體屈曲,它會讓軟帽用力撞擊地面從而將整個致動器彈射到空中。
一旦跳躍完成,空氣壓力就會釋放,軟帽就會再次彈出回到致動器中。這意味著裝備了這種裝置的機器人可以重復跳躍。
該研究論文作者Katia Bertoldi教授指出:“這種
執行器是一種構件,它可以集成到一個完全柔軟的機器人系統中,從而讓已經具備爬行、行走、游泳的軟機器人獲得跳躍的能力。通過將我們的跳躍者融入這些設計中,這些機器人可以在未知的環境中安全地航行。”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Science Robotics》上。
(原標題:這個受玩具啟發打造的致動器或能讓軟體機器人具備跳躍能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