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學術交流會召開
2010-05-10 來源:中國色譜網 點擊量:895
2010年5月8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色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承辦的"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學術交流會(2010)"在江西省著名的"中國瓷都"景德鎮市正式召開,來自全國的各大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共245名色譜領域專家、學者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中國色譜網和《色譜》編輯部等媒體應邀出席本次盛會。
當日上午8:15,大會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典禮,中國色譜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武杰教授主持會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劉國詮教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為開幕典禮致辭。
劉國詮教授在致辭中對參加和支持本屆大會的色譜界廣大同仁和新老朋友表示了衷心地感謝,對本屆大會進行了簡單介紹,并預祝本屆大會圓滿成功。本屆大會邀請到國內色譜界數十名著名專家進行大會報告,同時設立理論與方法、生化與診斷、藥物與檢驗、環境與安全四個專題的分會場報告。截止到當日,大會共收到色譜報告摘要202篇,色譜投稿文章40篇,近期將在《化學通報》上正式刊登、發表。
張玉奎院士在致辭中對本屆會議地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并對會議的內容給予了充分的贊揚和肯定。針對目前國內色譜學科發展的良好態勢,張院士表示在全國各種學科都將面臨復雜體系分析的挑戰下,色譜分離技術遇到了空前的發展機遇,相信隨著各學科的蓬勃發展,色譜會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和關注。
開幕典禮完畢后,大會進入學術報告階段。大會報告上半場首先由劉虎威教授和許國旺研究員共同主持,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分析化學研究所劉虎威教授、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李樺老師相繼發表學術報告;下半場由沈陽藥科大學藥物分析系主任李發美教授、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所蔣生祥研究員共同主持會議,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董靜博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離分析重點實驗室許國旺研究員、戴安中國有限公司的李浪先生、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李攻科教授相繼發表精彩報告。
張玉奎院士首先做了題為"色譜進展"的報告。張院士主要介紹了近年來以色譜分離分析研究為立足點,從生命科學、天然產物、環境科學等領域中復雜樣品的分析切入,分別從高效富集分離新材料、微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多維色譜與聯用技術、儀器創新和裝置等方面對色譜技術取得顯著進展做了簡要介紹。
江桂斌院士的報告主題為"關于色譜-質譜技術在新型化學污染物分離與識別中的應用"。江院士首先介紹了各種新型的化學污染物的發現,引起了學術界和各國民眾的高度關注,至今為止已有9類新型化學污染物于2009年5月正式加入了世界斯德哥爾摩公約名單(針對此次事件,中國色譜網曾專門采訪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鄭明輝研究員:http://www.sepu.net/Article/48594-1.shtml ),針對新型化學污染物的濃度較低、組分復雜、干擾物較多等特性,對此類物質的分析分離技術要求相應提高,而發展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分離分析方法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此外,江院士隨后還介紹了色譜技術、色譜-質譜聯用等技術對新型污染物的分析應用。
劉虎威教授的報告主題為"二維液相質譜聯用分離分析大鼠腹膜表層的脂質"。劉教授在報告中首先介紹了脂質分析的意義,并詳細介紹了二維色譜與質譜聯用實現了同時分離不同種類和相同種類的脂質分子的方法。
董靜博士的報告主題為"電噴霧離子阱飛行時間質譜(LCMS-IT-TOF)在有機小分子分析中的應用"。在報告中,董博士主要向大家介紹了LCMS-IT-TOF聯用技術對復雜樣品的分離能力以及能提供獨特的選擇性、高靈敏度、可提供化合物結構信息的技術特點,并通過LCMS-IT-TOF在藥物雜質、中藥質量控制和農藥篩查領域的應用實例,進一步說明了這一雜交質譜在藥物雜質、中藥質量控制和農藥篩查領域領域的相關難點分析時發揮的作用。
許國旺研究員的報告主題為"如何應用色譜-質譜方法發現代謝標志物"。在報告中,針對如何實現腫瘤病人的早期診斷以大大提高生存率的問題,許研究員提出了應用HPLC-MS法,基于代謝組學的從膽汁到血液、從動物到人的研究策略,根據非靶向方法從膽汁或動物中發現可能的代謝標記物,進而用靶向分析法在人的血液中驗證的分析方法。通過對肝病的研究實例,許研究員進一步闡述了和證明了該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李浪先生的報告同主題為"雙梯度液相色譜技術及其應用"。在報告中,李先生詳細介紹了戴安公司的雙三元液相色譜(DGLC)在HPLC中配置了兩臺梯度泵(在一個泵體中)的雙梯度液相技術,其兼容性可兼容任何現有的HPLC系統。目前,雙三元液相色譜主要應用于快速分析、不同應用之間的快速切換、多維分離、樣品的在線前處理、與質譜匹配、柱后衍生等領域。
李攻科教授的報告主題為"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研究進展"。在報告中,李教授介紹了所在課題組提出的聯合采樣及數據解析的生物VOCs研究模式,該模式集成HSSPMS、SDE和SD采樣方法采集動植物及微生物VOCs,采用GC/MS分析檢測方法,結合歸一化、PCA和共有模式數據解析方法解析生物VOCs的實驗數據,研究了生物VOCs的特征,為深入了解生物VOCs與代謝過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生物VOCs的研究,及"生物氣味組學"對蟲害防治、疾病診療、刑事偵查、農產品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儀表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