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由棗莊市市場監管綜合服務中心主導編制的山東計量測試學會團體標準《固定污染源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技術規范》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為提高標準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實效性,根據《山東計量測試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現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國家對污染監測數據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數據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政府污染治理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污染源自動監控(測)設備定期運行維護、檢定/校準也越來越重要。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通知》要求,“統籌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發揮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支撐作用,優化市場運行價值和信任傳遞機制。嚴格排污單位污染源自動監控(測)設備運維機構監管,嚴厲打擊自動監控(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特別是目前國家疫情形勢嚴峻,污染源自動監控(測)設備運行維護人員無法到達現場進行運行維護、檢定/校準,導致在線監測設備長時間無法正常運行,同時對數據質量無法進行有效把關。
本技術規范通過遠程化計量校準技術,不但可以不用運行維護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操作,而且可以快速及時響應在線數據異常,同時確保監測數據質量。遠程在線運維校準還可以把監測數據直接傳輸給環保監管部門,為監管部門提供第一手監管證據。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參考GB 18597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T 19001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HJ/353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 、NH3-N等) 安裝技術規范;HJ/354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 、NH3-N等) 驗收技術規范;HJ/355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 、NH3-N等) 運行技術規范;HJ/356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 、NH3-N等) 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DB37/T4079-2020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等技術規范編制而成。
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污染源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的基本要求、維護內容及頻次、遠程控制平臺及遠程維護質量控制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
測量單元:
測量單元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每7天至少檢查一次光源的強度,保證比色電壓值、測量吸光度等參數均在正常范圍。檢查電極法測量電能信號與高低電能值,保證兩者差值在正常范圍。
試劑標樣單元:
試劑標樣單元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遠程查看試劑標樣情況,余量不低于試劑瓶的 1/5; 遠程查看試劑標樣登記信息,應注明名稱、濃度、配置日期、有效期、配置人員。
校準和核查:
自動標樣核查和自動標定。可實時對化學需氧量(CODCr )、氨氮(NH3-N)、總磷(TP)、總氮(TN)等水質自動分析儀進行一次自動標樣核查,結果應滿足本技術規范表1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則應對儀器進行遠程校準,自動標樣核查和自動校準方法按照HJ 355相關要求執行。
信息記錄:
遠程運維操作記錄應清晰、完整、及時填寫。可從記錄中查閱和了解儀器設備的使用、遠程控制、操作和性能檢驗等全部歷史資料,以對遠程操作的各臺儀器設備做出正確評價。與儀器相關的記錄可多放置在現場一份并妥善保存。監測站房內至少存放最近 12 個月的運行維護記錄,以及監測設備說明書、安裝調試報告、比對監測報告、驗收報告等。
超過12個月的運行維護記錄檔案由排污單位保存,在保證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電子介質存儲的報告和記錄代替紙質文本存檔,紙質、電子介質存儲的存檔資料保存期限至少3年。
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存儲的系統運行狀態、監控數據、運行維護人員和運行維護任務管理、檔案記錄、質量考核等數據應每日進行備份,確保數據安全。(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