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10月17日,中國水利企業協會發布了《光譜法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技術導則》(T/CWEC 13-2019)團體標準,并于2019年11月1日實施。這是我國對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技術裝備市場與行業應用提出的個重要標準,填補了我國此項技術市場應用標準上的空白。
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是綜合運用光譜分析技術、傳感器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對水體水質進行在線快速或實時綜合檢測的技術裝備系統。
與主要運用化學方法的傳統水質檢測技術相比,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
(一)它是一種物理方法的自動化檢測系統,不需要檢測人員去水體現場采樣,不需要試驗室化學分析試驗,不需要使用化學試劑,檢測過程不存在二次污染;
(二)適用于對各種水體的各種水質參數進行連續、實時原位監測,為水體水質變化和水污染事件發生發展提供實時數據報告,如果結合相應的環境信息數據及分析模型,還可以進行水體水質變化和水污染事件發生發展預警;
(三)系統可靠性高,保養檢修間隔期長,維護工作量小,運行費用低;
(四)系統設備操作簡便,用戶可以根據監測與檢測需要對系統工作任務進行相應設置。它的劣勢是部分水質參數的測試準確度不及傳統化學方法高。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技術的優勢日益明顯。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不斷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對各類水體水質在線監測和預報預警的應用技術需求越來越大。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恰恰能很好地滿足這個需求,因此,近年來在水利水務和生態環境行業的應用活躍度越來越高,相關產品廠家數量越來越多,產品及產品功能越來越多樣,同時行業市場應用競爭的無序性也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中國水利企業協會組織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38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單的50多名專家,經過一年半時間的研究、論證、編寫,終于完成此項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此項團體標準的誕生,不僅為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市場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在規范市場競爭、加速技術推廣應用方面產生積極作用,而且為我們貫徹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治水總基調和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無疑提供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重要武器。
此項團體標準的制定,以國內相應技術發展現狀為依據,遵循技術先進性、實用性、規范性原則,廣泛征集采納眾多科研究院所專家與企業專家的意見建議,同時參考了國家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現有監測技術方法標準。根據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技術的監測參數多、快速實時等顯著特點,此項團體標準對系統應用范圍、基本功能、監測參數作出了詳細要求,并且對系統建設、驗收、運行維護、質量保證與控制進行了統一規定。
此項團體標準文本,有正文8條,附錄1個。簡要介紹如下:
條《范圍》規定,“本標準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的光譜法在線監測,為預警提供數據依據”。
第二條《規范性文件引用》列出文件包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地下水質量標準》《水環境監測規范》《水資源實時監控系統建設技術導則》等5個國家標準、2個水利標準、2個環境保護標準。
第三條《術語和定義》對“光譜分析”“原位式監測”和“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的概念,予以了明確界定。
第四條《基本規定》要求,光譜法水質在線快速監測系統“監測頻率與數據傳輸頻率的設定應滿足水質變化的要求與處置時間的要求”;“采用原位式的測量方式,針對不同的應用環境,分為浮標式、岸邊式、岸壁式、船載移動式、桿式等應用形式”; “根據監測目的、管理需要和應急處置等要求確定監測地點及監測參數”;“監測數據應具有準確性、連續性和完整性”;“維護頻次應根據檢測水體類別、污染源類型等合理確定”;“應定期進行校準、檢定”等。
第五條《總體要求》對監測參數、基本功能、選址要求等三個方面分別作了規定。其中監測參數要求包括化學需氧量、254nm 波長光譜吸收系數(SAC254)、總有機碳、溶解有機碳、生化需氧量、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濁度、溶解氧、色度、透明度、總懸浮物、葉綠素 a、藍綠藻、臭氧、石油類。
第六條《系統建設》對系統組成、建設、性能等各個方面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
第七條《系統驗收》列出了驗收條件、驗收內容。
第八條《系統維護運行》列出了基本要求、技術要求、軟件數據平臺日常管理、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運行與維護記錄等5個方面工作內容。
附錄為《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性能要求》,規定性能指標技術要求監測項目包括溶解氧、濁度、化學需氧量等,光譜法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優于相關標準規定的標準限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