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居民用水安全與人類健康,防范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風險,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河南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在線生物預警技術規范》的研究制定工作,目前標準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水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種類不斷增多,目前我國已生產和使用的45000種化學物質中,至少有2500~2900種為有毒化學品;且近年來溴化阻燃劑、全氟類化合物、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在水體中殘留的問題日益突出,這些污染物對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甚至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目前河南省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按照《全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 監測實施方案》(環辦函[2012]1266 號文)要求開展監測,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 標準》(GB 3838—2002)規定進行水質評價。每月進行61項常規因子手工監測, 城市級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每年開展一次109項全因子分析,縣級地表水型飲用 水水源地每兩年開展一次109項全因子分析,手工監測雖然監測因子較多,但監測頻次較低。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在線監測11項因子,多為常規水質因子,雖然監測頻次較高,但不能全面反映水源地水質狀況。因此,能夠較快反映水質毒性且能應對水體中新污染物監測要求的在線生物毒性監測成為了較好提高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能力的手段之一。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要求,要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在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逐步開展水質生物毒性預警體系建設。按照《關于做好應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在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標的監測。目前河南省已有10個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配備了在線生物毒性監測設備,為規范在線生物毒性監測工作,提高監測數據準確性,進一步保障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需要制定在線生物毒性監測的相關標準規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參考HJ 212 污染物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技術規范中的部分內容。
本文件規定了以發光細菌為受試生物的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在線生物毒性監測系統建設、數據管理、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適用于以發光細菌為受試生物的河南省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在線生物毒性監測。
方法原理:
水樣在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下與發光細菌接觸后,發光細菌的發光強度變化與水樣中毒性組分總濃度基本呈負相關關系。通過測定水樣與發光細菌接觸一定時間后的發光抑制率來表征水樣的急性毒性水平。
數據有效性判別:
在線生物毒性監測系統運行維護人員應做好數據管理和數據審核工作,并進行數據有效性分析。數 據有效性判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a) 當流量為零時,在線監測系統輸出的監測值為無效數據;b) 發現標樣核查不合格、零點核查出現異常時,從此次不合格時刻至上次校準校驗合格時刻的 在線監測數據均判斷為無效數據,從此次不合格時刻起至再次校準校驗合格時刻期間的數據,作為非正常采樣監測時段數據,判斷為無效數據;c) 在線生物毒性監測儀器停運期間、因故障
維修或維護期間、有計劃地維護保養期間、校準和 校驗等非正常采樣監測時間段內輸出的監測值為無效數據,但對該時段數據作標記,作為監 測儀器檢查和校準的依據予以保留;d) 菌種失活或狀態異常時所得的監測值為無效數據;e) 判斷為無效的數據應注明原因,并保留原始記錄。
異常數據分析與處置:
在線生物毒性監測數據超過設定閾值或出現急劇升高、下降或恒值不變時,應進行如下操作:a) 對儀器進行零點核查和標樣核查,檢查儀器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若儀器或受試生物處于 非正常工作狀態,應對儀器進行維護或更換受試生物;b) 對問題水樣密封保存進行留樣;c) 查看站房內常規水質參數是否超標,若未超標,對水源地水質開展加密監測,并進行其他指 標的手工查驗;d) 異常數據分析與處置應形成問題處理記錄。
質量控制:
1.發光細菌凍干粉應在-18℃以下條件進行儲存、運輸,復蘇液在 2℃~4℃進行儲存、運輸,運輸 時應采用專用保溫設備。
2.使用時,發光細菌凍干粉應按照標準進行復蘇,復蘇時間 5min~30min,復蘇后的發光細菌菌液 宜在2℃~4℃保存,使用期限為7 天~14天,發光強度大于20萬個光子為宜。
3.檢測過程應根據不同菌種設置相應的反應溫度,費歇爾弧菌的反應溫度為15℃±1℃,明亮發光桿 菌與青海弧菌的反應溫度為20℃~25℃。
4.采用費歇爾弧菌、明亮發光桿菌等海洋發光細菌作為受試生物時,應使用NaCl將水樣滲透壓調節 至發光細菌適宜生存環境,費歇爾弧菌宜將水樣中 NaCl 濃度調至20g/L,明亮發光桿菌宜將水樣中NaCl濃度調至30g/L。采用青海弧菌作為受試生物時,宜將水樣中 NaCl 濃度調至8.5g/L。
5.采用費歇爾弧菌時,為保證發光細菌凍干粉活性,除初始發光強度應滿足發光量要求外,反應30min 后發光細菌的校正因子CF應為 0.6~1.8,否則需要更換凍干粉。
6.反應30min,參比毒物 ZnSO4•7H2O(以 Zn2+濃度計)的半數效應濃度EC50范圍應為 0.6mg/L~6mg/L。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