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盤點】高聳的煙囪、污濁的河水、堆積成山的垃圾……提到環境污染,人們最先聯想到的往往都與廢水、廢氣、固廢相關。對比之下,噪聲污染的存在感明顯弱了許多。但其危害卻越來越難以忽略,甚至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一項嚴重的“城市病”。
注冊儀表網,馬上發布/獲取信息 《2023年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12345”等渠道合計受理的的噪聲投訴舉報案件約450.3萬件,同比增加49.3萬件。其中以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武漢等8個超大城市投訴量最多,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一。
按類型看,社會生活噪聲投訴舉報最多,約303.8萬件,占67.5%,同比升高9.6個百分點;建筑施工噪聲次之,約113.0萬件,占25.1%;交通運輸噪聲約19.5萬件,占4.3%;工業噪聲約14.0萬件,占3.1%。
噪聲擾民問題已經達到全部生態環境污染舉報的59.9%,排各環境污染要素的第1位,還靜于民刻不容緩??上驳氖?,2023年以來,繼《“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地方層面也在加緊編制治理噪聲治理規劃方案,包括山東、安徽、江蘇、貴州等,以指導屬地內噪聲污染監測、控制工作。
山東:“聲十條”來襲,工業噪聲將納入排污許可管理
3月征意完成,《山東省“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于8月正式發布。作為省級“聲十條”,提出了下轄16市到2025年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的目標。
較為創新的一點是,這份文件中明確了,山東接下來會將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并加強園區噪聲管控,噪聲重點排污單位需安裝、使用噪聲自動監測設備,依法開展自動監測,及時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這一舉措將工業領域的噪聲與水氣渣污染放在了同一管理位置。
安徽:鼓勵低噪工藝和設備研究應用,并將定期公布聲環境質量狀況
《安徽省“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同樣聚焦工業噪聲、交通噪聲、施工噪聲、生活噪聲等幾大領域,表示將進一步細化管理措施,爭取從2025 年起,定期公開發布全省聲環境質量狀況信息和噪聲污染防治報告,對標環境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監管手段。
同時,文件中明確鼓勵低噪聲工藝和設備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并表示將適時更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噪聲與振動污染防治領域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推動相關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江蘇:嚴格落實環評要求,限制產品銷售收緊
為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改善省內聲環境質量,《江蘇省“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已制發,擬借此建設完成全省聲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噪聲污染防治評價考核機制。方案指出,制定修改相關規劃、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時,應依法開展環評,對可能產生噪聲與振動的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積極采取噪聲污染防治對策措施。
對于噪聲限值產品,江蘇擬依法查處超噪聲限值產品的生產、銷售等違法行為,及時向社會公布結果,組織對電梯等特種設備使用時發出的噪聲進行檢測,并持續強化對汽車、摩托車噪聲污染的認證監管。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超過規定噪聲限值的機動車。
貴州:以監測體系構建為重中之重,提出“嚴格考核獎懲”機制
8月21日,《貴州省“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意完成,不日后將修改發布。該方案劍指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交通運輸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四大類型,要求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點噪聲源污染狀況。
噪聲無色無形,在推進相關治理工作時,監測體系構建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之一。為此,貴州將在“十四五”期間編制中心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站點清單,按時完成國家聲環境質量監測站點布設等。2025年1月1日起,貴州9個中心城市都將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統一采用自動監測數據評價。
而為了做好噪聲監測類儀器的檢定校準工作,貴州將采用多種方案確保噪聲監測數據可信,有效支撐聲環境質量評價和噪聲污染治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