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經過了前幾年的培育期,如今移動機器人(AGV/AMR)市場正式進入了爆發期,發展速度冠絕其他品類的機器人。
據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機器人銷量達41000臺,市場規模達76.8億元,同比增長24.4%,要知道由于疫情的影響,去年國內
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整體銷售額是負增長的,而移動機器人卻依然增長強勁。
曾有人說,一個細分市場的崛起,老大有吃不完的肉,老二有啃不完的骨頭,老三有喝不完的湯,現在的移動機器人市場也確實如此,頭部企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例如此前極智嘉宣布,在2020至2021的一年時間里,售賣移動機器人高達1萬臺,而在2020年的前五年,也總共賣了1萬臺,一年就抵過了五年;專注于AMR的斯坦德前不久也表示,累計交付量正式突破3000臺。
優艾智合創始人張朝輝接受采訪時也說道,公司今年訂單收入比去年同期翻了6倍,很多老客戶都追加訂單,從幾十臺變成上百臺,現在最擔心的是交付問題,為此公司不得不加速擴張,從年初的140人到年底要增加到近600人。同時他預計未來3-5年移動機器人仍將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
政策支持、資本青睞,移動機器人發展迅速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減少人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等防疫需求迫切,刺激了無人化、無接觸的市場發展,企業需要移動機器人來管理廠房和倉庫,以應對來勢洶洶的“用工荒”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同時在國家和地方有關機器人、智能制造的各類政策中,都開始明確提及對移動機器人的扶持辦法,如“新基建”中為移動機器人創建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十四五”規劃也多次提及智慧物流,而移動機器人無疑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得益于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推動,移動機器人才能發展得如此迅速。
《2020年中國智能倉儲行業調研報告》指出,中國的物流成本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較大的降低空間,大部分行業在智能倉儲方面的布局尚處于早期階段,中國物流業的崛起將為倉儲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預計到2023年智能倉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50億元。
一個行業的爆發,最先注意到的無疑是資本與橫跨多個行業的巨頭企業,移動機器人也是如此,今年以來,各種巨頭企業和基金公司進入移動機器人領域已經屢見不鮮。
前幾天,ABB宣布與瑞士初創公司Sevensense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用該公司的人工智能與3D視覺技術豐富ABB的移動自主機器人產品。繼7月宣布收購領先的AMR制造商ASTI移動機器人公司后,此次合作無疑標志著ABB在開發移動機器人的戰略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而在更早的時間,汽車巨頭寶馬宣布成立IDEALworks GmbH,專注研發以移動機器人為核心的物流解決方案;電信巨頭Verizon宣布收購自主移動機器人軟件公司incubed IT;日本軟銀斥資28億美元收購倉儲機器人公司AutoStore System 40%股權;亞馬遜又宣布兩款新機器人加入倉儲運營大軍……
國外品牌如此,國內巨頭對于移動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同樣熱鬧,字節跳動入股Syrius炬星以及未來機器人;美團募資百億美元加碼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騰訊加碼移動機器人視覺感知企業藍芯科技;寧德時代成先導智能第二大股東;森麒麟入股青島科捷機器人,加碼智慧物流……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移動機器人行業就發生了30起融資事件,僅第三季度,就有13起,融資總額超過30億,大部分融資金額都超過了億元。極智嘉、快倉智能、高仙機器人、未來機器人、迦智科技、優艾智合等企業均拿到億元級融資,包括軟銀亞洲、字節跳動、IDG資本、藍馳創投、線性資本、龍湖、博華資本等幾十家資本入局。
AGV是主流,AMR增長更為強勁
目前在移動機器人市場上,AGV依然是主流,AMR占比較小,數據顯示,去年AMR移動機器人銷量約為6900臺,占總體市場的16.83%,市場銷售規模約為14億元,占整體市場規模的18%。
不過從增長速度來看,AMR表現出十分強勁的動力,MIR睿工業數據顯示,2020年AMR的出貨量同比2019年增長了175%,遠超AGV的增長速度。
InteractAnalysis預測,對制造業柔性的需求、產品周期縮短和加快、降低成本以及對人身安全的需求增加等因素,預計到2022年,全球移動機器人中對AMR的需求、收入和銷量預計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相對AGV來說,AMR更加智能,擁有感知避障的優勢,更適于在復雜動態的環境內作業,應用場景更多,所以增速更快,近來AGV也有著向智能避障發展的趨勢。
不過各個應用場景的特點不同,所以對移動機器人的定制化要求較高,以至于拉高了成本,所以在業務固定、作業簡單的場景中,更為成熟AGV依然有優勢,這也是當下AGV依舊是市場主流的原因,不過隨著AMR技術的成熟,成本也會下降,會進一步凸顯優勢,成為未來移動機器人發展的主要方向。
相較于其他品類的機器人,國內移動機器人可以說是內資廠商的天下,AGV市場國產化程度超過了95%,而AMR市場,也有迦智科技、斯坦德等企業追上了MiR、歐姆龍等國外品牌,外資廠商的市場份額在逐年降低。
結語
目前移動機器人市場依然處于較為早期的階段,市場認知度不夠,許多企業還只是訂購幾十臺來試水,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后,市場需求將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此外,各個不同的應用場景,以及同一場景下不同企業的需求,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意味著可細分的市場眾多,競爭遠沒到白熱化的程度,市場整體還是一片藍海,這就給了一些小企業機會,只要深耕某一個細分領域,足以得到不錯的成績。
總的來說,移動機器人行業市場廣闊、賽道眾多,既可以做跨整個產業鏈的巨頭,也可以深耕某一細分領域,成為專精企業,市場的舞臺已經搭建好,就看諸多企業何等美妙的演出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